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6%,行业亏损面达到42.3%。
炼焦煤长协价格与市场价格仍有背离。显然,煤炭企业的利润相较于钢铁企业,是有较大优势的。
如2016年初,煤炭行业开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炼焦煤供需矛盾逐步显现导致炼焦煤价格报复性上涨,价格执行比较混乱,一些大型煤业集团一个月上调价格两三次。目前,国内主要炼焦煤矿业集团80%以上供应量与下游签订长协合同,长协合同约定年度供应量、执行季度定价。4月20日,澳大利亚峰景优质主焦煤价格为143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下降57美元/吨、下降32%,而国内煤炭现货价格(山西主焦煤)同比仅下降50元/吨、下降3.4%。长协模式应该是锁量不锁价,价格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因季度定价本身周期较长,若在下一季度不及时修正价差,就会导致价格较长时间严重偏离市场。
2020年以来,地方煤价格继续下行,而长协价格仅小幅下降,山西长协煤的部分矿点第二季度甚至逆市上涨,4月份与市场煤的价格差距达170元/吨,达到近几年高位。国内的炼焦煤并不属于国家调控商品,但炼焦煤长协价格较长时间居高不下,既高于地方炼焦煤价格,又远高于进口炼焦煤,也与下游产品的市场变化不相适应。该综采工作面为12305综采工作面直搬工作面,由上湾煤矿综采二队负责安装调试和生产工作。
同样作为智能矿山示范建设单位的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于3月20日,以智慧补连为主题召开补连塔智慧化矿山启动大会,成立矿井智慧化项目组运维项目具体事宜。加快智能开采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制定,提升企业创新驱动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参与度。4月20日,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自动化采煤试点工作面12煤三盘区12306综采工作面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并顺利投产,标志着神东煤炭集团智能矿山建设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根据国家能源集团发展战略及神东总体规划,结合矿井数字矿山示范工程建设应用实际及现状,经项目梳理、功能细化、厂家寻源及现场交流,该矿初步确定实施项目10大类146项,重点包括智能化工作面建设、研发推广矿用机器人、自主研发与升级智能矿山应用平台、建设智能矿山标准体系等建设内容,涵盖综采、掘进、主运输、辅助运输、供电、通风、供排水、安全环保、大数据、通用等各大系统。
4月22日,锦界煤矿下发《智能矿山示范工程建设方案》,标志着该矿智能矿山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也全面启动,一座新型智能示范矿井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12306综采工作面顺利投产之后,上湾煤矿还将建设12402自动化综采工作面,12404自动化掘进工作面,同时,主运输系统、供电系统、供排水系统、主通风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区域巡视,建立辅助运输智能调度管理,安全监测系统多网融合联动,自动化施工密闭、砼底板、喷浆任务等,力求在2021年前将上湾煤矿建设成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
2019年,神东智能矿山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了上湾煤矿8.8米智能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建成了榆家梁煤矿基于自主割煤的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成了上湾智能化选煤厂;开展了补连塔煤矿和上湾煤矿智慧矿山建设;推进了大柳塔矿智能自动化掘进、布尔台矿智能变电站建设,矿井5G全智能新技术应用研究;承办了集团智能矿山建设推进会;智能矿山建设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煤炭协会奖1项、集团奖3项。从3月21日至12月31日,分五个阶段完成智能矿山建设,最终建成2个自动化综采工作面,2个自动化掘进工作面,实现主运输系统无人值守、少人巡视,全矿井高低压供电系统自动化无人监控,供排水系统远程监控、智能运行,通风系统在线监控、智能分析,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等。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落地,锦界煤矿成立了由机电副矿长为组长的智能矿山建设执行组,下设综采、连掘、主运输、辅助运输、供电、供排水、数据通讯等7个专业组,抽调精兵强将,明确工作职责,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从12305综采工作面贯通到12306综采工作面移交历时10天。
积极推进补连塔、上湾、锦界3个智能矿山示范项目建设。围绕年度任务目标,神东在年初强调突出抓好党的建设、安全绿色发展、深化企业改革等八方面重点工作,持续加快智能矿山建设就是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实施方案,上湾煤矿将在该矿12306综采工作面开展成套设备的智能控制平台、设备故障预警及专家决策平台、巡检机器人、设备速度自适应控制技术、设备集中自动注油技术、自移机尾自动化等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设备集中控制和预警、专家决策、煤岩识别、安全供电、矿压监测等多种智能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矿井现代化建设水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公司深入推进重组改革、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接续奋斗之年。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矿井智能化开采水平,有效降低用人,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生产。今年,神东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集团智能矿山建设方案,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煤炭行业的深度融合,集聚发展新动能
从12305综采工作面贯通到12306综采工作面移交历时10天。4月22日,锦界煤矿下发《智能矿山示范工程建设方案》,标志着该矿智能矿山示范工程建设项目也全面启动,一座新型智能示范矿井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也是国家能源集团公司深入推进重组改革、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接续奋斗之年。围绕年度任务目标,神东在年初强调突出抓好党的建设、安全绿色发展、深化企业改革等八方面重点工作,持续加快智能矿山建设就是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补连塔、上湾、锦界3个智能矿山示范项目建设。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矿井智能化开采水平,有效降低用人,实现少人化、无人化生产。今年,神东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集团智能矿山建设方案,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煤炭行业的深度融合,集聚发展新动能。12306综采工作面顺利投产之后,上湾煤矿还将建设12402自动化综采工作面,12404自动化掘进工作面,同时,主运输系统、供电系统、供排水系统、主通风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区域巡视,建立辅助运输智能调度管理,安全监测系统多网融合联动,自动化施工密闭、砼底板、喷浆任务等,力求在2021年前将上湾煤矿建设成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
根据国家能源集团发展战略及神东总体规划,结合矿井数字矿山示范工程建设应用实际及现状,经项目梳理、功能细化、厂家寻源及现场交流,该矿初步确定实施项目10大类146项,重点包括智能化工作面建设、研发推广矿用机器人、自主研发与升级智能矿山应用平台、建设智能矿山标准体系等建设内容,涵盖综采、掘进、主运输、辅助运输、供电、通风、供排水、安全环保、大数据、通用等各大系统。2020年,除了补连塔、上湾、锦界3个智能矿山示范项目建设,神东还要推广建设10个智能综采工作面、4个智能化选煤厂、2套智能掘进成套装备、8类机器人等智能化项目应用。
该综采工作面为12305综采工作面直搬工作面,由上湾煤矿综采二队负责安装调试和生产工作。加快智能开采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制定,提升企业创新驱动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参与度。
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板块的骨干企业,神东有责任、有信心走在前、做表率,为国家能源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做出贡献。从3月21日至12月31日,分五个阶段完成智能矿山建设,最终建成2个自动化综采工作面,2个自动化掘进工作面,实现主运输系统无人值守、少人巡视,全矿井高低压供电系统自动化无人监控,供排水系统远程监控、智能运行,通风系统在线监控、智能分析,车辆智能调度管理等。
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落地,锦界煤矿成立了由机电副矿长为组长的智能矿山建设执行组,下设综采、连掘、主运输、辅助运输、供电、供排水、数据通讯等7个专业组,抽调精兵强将,明确工作职责,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4月20日,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自动化采煤试点工作面12煤三盘区12306综采工作面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并顺利投产,标志着神东煤炭集团智能矿山建设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样作为智能矿山示范建设单位的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于3月20日,以智慧补连为主题召开补连塔智慧化矿山启动大会,成立矿井智慧化项目组运维项目具体事宜。按照实施方案,上湾煤矿将在该矿12306综采工作面开展成套设备的智能控制平台、设备故障预警及专家决策平台、巡检机器人、设备速度自适应控制技术、设备集中自动注油技术、自移机尾自动化等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设备集中控制和预警、专家决策、煤岩识别、安全供电、矿压监测等多种智能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矿井现代化建设水平。
2019年,神东智能矿山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了上湾煤矿8.8米智能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建成了榆家梁煤矿基于自主割煤的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成了上湾智能化选煤厂;开展了补连塔煤矿和上湾煤矿智慧矿山建设;推进了大柳塔矿智能自动化掘进、布尔台矿智能变电站建设,矿井5G全智能新技术应用研究;承办了集团智能矿山建设推进会;智能矿山建设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煤炭协会奖1项、集团奖3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据此选择了最佳处理方案,减少了人工检查带来的安全隐患。
开采过程中,端头记忆截割、自动拉架环节容易出现识别误差。据了解,为加快智能化开采样板企业建设,他们抓住5G+智慧矿山示范项目建设机遇,依托联通公司的技术力量和资源整合能力,开发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安全AI交互、智能引导、重大灾害超前预警等一系列智慧矿山功能。
4月3日,综采二区人员在检查3下1007工作面支架后端顶板垮落情况时,把可升降、可旋转的监控器放入煤眼,通过光缆将图像资料直接传输到煤眼上口的显示器和办公室的电脑上。为进一步发挥可视化管理的作用,付煤公司将地面工厂、作业场所、重要岗点等地点的安全情况纳入可视化管理范围,利用各类遥感探头,动态查看各地点人员作业及设备运行情况。
2017年至今,该公司累计建成智能化工作面3个,生产原煤360万吨以上。这标志着枣矿集团首家地面5G基站在付煤公司落户。该公司安监处常务副处长李思刚说。像智能物配系统这种高科技的应用,在该公司地面和井下已随处可见。
为解决矿井物资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付煤公司依托5G网络建成智能物配系统,构建了供方、需方、配送方、运输方等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内部物资配送网络,既减少了人员投入,又实现了装卸有序,仅人工成本一项每年就能减少180万元。2017年,付煤公司结合矿井地质条件,与郑煤机公司合作,研发先进智能控制设备,革新采煤工艺,并于当年建成了山东省首个大采高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在预防大事故方面,该公司利用工业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瓦斯探头、便携仪悬挂位置以及防突钻孔施工的方位、角度和深度,减少了瓦斯空班漏检现象。该公司经理于华兵说。
自动割煤后,工作面本应拉移18号架,但根据记忆程序和参数,液压支架却掉头拉移了15号、16号、17号支架,造成采煤过程中断。2月份复工复产以来,该公司原煤日产量稳定在7200吨以上。